在各类投资市场中,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稳健定位最为深入人心,但其中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却表现得与众不同,相比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低调”,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有着抢眼的预期收益率,但却最容易出现难达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尴尬情况。普益财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上半年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挂钩股票的产品收益率偏离度最高,意味着这类产品收益最容易出现缩水的问题。
截止到6月25日,2015年上半年到期的35585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有22534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259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在各类投向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组合投资类、融资类产品到期收益率与预期最高收益率差别不大。而结构性产品较为特殊,此类产品的多数本金投向流动性较高的债券货币市场,嵌套了期权及互换等金融衍生品,其收益率与标的物挂钩。
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挂钩股票、黄金、汇率、利率等标的的产品最为常见,而数据显示,股票型产品的收益偏离度最高。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77%,而平均到期收益率只有4.74%,偏离度高达3.0231,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结构性产品。其次是挂钩黄金的产品,此类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48%,平均到期收益率4.28%,偏离度1.9753。挂钩汇率和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偏离度则为0.7034和0.2474,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较高。
在分析人士看来,股市指数或股票挂钩的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以此为标的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更容易“失手”。例如今年5月到期的农业银行“金钥匙如意组合”2015年第22期看跌沪深300指数人民币理财产品,挂钩沪深300指数,如观察日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小于或等于期初沪深300指数,则到期时投资者获得7.6%的年化收益率;如观察日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格大于期初沪深300指数,则到期时投资者获得1.5%的年化收益率。由于股市在四五月持续上涨,突破了产品运行初期的沪深300指数,最终只实现了1.5%的到期年化收益率。
平安银行也出现多款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挂钩股市理财产品,以“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资产管理类”2014年362期、2014年399期、2014年387期和2014年417期四款产品为例,这四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均为0.5%-7%,但到期时均只实现了0.5%的收益。
普益财富研究员李林夏认为,与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结构性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无太大的竞争力,但部分产品年化到期收益可达到20%以上,这也是对投资者吸引力最大的地方。近期股市较为动荡,如果追求较可靠的回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失为更好的选择。毕竟,比拼平均到期收益率,结构性产品在收益实现上并无优势。
不过,也有银行发行的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赚得盆满钵满,招商银行发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沪深300指数期末双向连续型带触碰条款)非保本理财计划(104988)”就实现了26.86%的到期年化收益率。广发银行的“‘欢欣股舞’2015年第14期(沪深300指数看涨香草期权)人民币理财计划”也获得13.47%的较高收益率。
专家建议,对于收益浮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都会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理财收益测算示例”,分别计算在最好情景、较好情景、一般情景、最差情景下可能获得的到期收益,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对挂钩标的的判断,选择适合的产品。(记者 孟凡霞)
[责任编辑: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