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创产品伤害发现机制
以社区为依托 问题产品可在家门口解决
上海虹口区柳营社区曹阿婆正为家里的电子血压器不准犯愁时,设在家门口的缺陷产品监测点为她解决了难题。以居民社区为依托,设立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点,持续、系统地收集和监测与产品有关的信息,最终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供科学依据,将问题产品在家门口解决。这样的监测点在上海社区内近日又新增了5处。
自2008年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松江区3家医院率先开展产品伤害监测工作以来,上海质监局又探索性地提出了拓展新的监测渠道、在社区内开展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的思路。
社区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社区设立监测点,系统地收集和监测产品信息、企业信息、伤害信息、伤害情况等,并将信息及时传输、统计、分析、预测及研判伤害成因、特点及产品缺陷的类型,最终为质监部门制定质量安全政策、实施质量安全管理、评估干预措施效果、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等提供科学依据。从社区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来看,监测系统将社区吸纳进大质量工作机制中,承担着质量知识宣传、质量信息传递、产品伤害信息收集和上报等功能。
通过监测点,问题导向还可以成为质量工作的重要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反向倒查机制,可以有效归集信息、梳理问题、分析原因、倒查根源,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指导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缺陷召回、执法查处等。同时,质监部门将缺陷产品召回、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等信息下达社区,并对归集的质量信息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处置意见。
据数据统计,去年3月13日,上海市首个产品缺陷信息监测系统社区工作站在松江荣乐居委会成立,去年已发布产品缺陷和召回信息7批次、收集产品缺陷信息10余条,涉及汽车、玩具、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
沿着这个思路,今年8月,上海市质监局在虹口区广中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新增柳营居委会、华昌路居委会等5个试点社区。依托和发挥社区贴近群众、高效便民的优势,加快试点推进,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社区开展产品伤害和缺陷信息监测模式,为实施产品安全监管夯实基础,把触角延伸至社会最基层组织,把质量工作的服务面惠及至最广大的民众。
(记者霍一夫)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