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央企10%利润增长指标引争议 国资委沉默应对

2013-06-12 11:54 来源:《国企》杂志 字号:       转发 打印

  一年之期、一成之增。一夜之间,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央企保增长要实现10%利润增长的指标争议四起。在各种揣测和质疑中,处在风口浪尖的国资委和央企将如何破解这一命题

  撰文|本刊记者 刘青山 王平 徐黎

  编辑|伯倩

  10%之溯源:数字背后的生命力

  出身企业管理者的蒋洁敏,会为央企制定一个毫无根据的发展目标吗?

  文 | 本刊记者 刘青山

  2013年4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经济形势通报(视频)会议。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和骨干作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努力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上走在全国前列,以“保增长”助力全国“稳增长”。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

  上述消息传出后,引发了媒体、公众包括部分央企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力挺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国务院国资委和大部分央企选择了沉默。

  其实,央企保增长论调并非蒋洁敏首创。2011年末以来,针对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央企利润下滑势态,国务院国资委在2012年和2013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以及其他会议上,均将保增长当作年度首要任务。所不同的是,上述会议没有对增长的幅度进行明确要求。

  而这一次,新官上任的蒋洁敏,第一把火就对利润增幅做了明确要求。这也是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央企的整体年度利润增长目标。

  10%:大企业责任

  10%利润增长目标的源头,就是央企作为大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

  十八大顺利闭幕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响亮地提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第一次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坚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然而,通向中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速面临较大的保增长压力:2012年全年GDP增速为7.8%,2013年一季度略有回落,为7.7%。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增速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市场对一季度的预测中值为8.0%。

  因此,今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工作,第一条就提出要持续发展经济,把“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当作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蒋洁敏提出,“保增长”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共同的责任,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和骨干作用。这既是重大经济责任,也是重大政治责任。而10%——这个将成为央企整体年度利润增长目标的量化数字,也表明了国务院国资委对于麾下115家央企在非常时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骨干发挥带动和关键作用的信心和底气。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政府可以提要求,但具体实现还是要靠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如是表示。

  大企业有大责任。“大企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可以稳定中国经济大局,可以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社会就业。”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钢认为,保增长是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各类所有制大企业的应有之举。

  “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央对国资委提出了要求,要求央企多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中央没法要求其他所有制的大企业。”中国恒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说,“毕竟央企是共和国长子,在某种程度上享受着国家的优待,所以多承担点责任我觉得很正常。总体来看,我认为政治意义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一些,以至于有人会质疑,蒋主任怎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带有行政命令色彩、不太像企业家风范的决定。”

  对此,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对《国企》记者表示:“我不认为蒋洁敏的要求带有行政命令色彩。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是央企的股东而非老板。股东要求企业实现盈利天经地义。如果企业没有经营和利润指标,还叫企业么?”

  一位科技型央企负责人在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国资委提出的保增长要求是底线要求。“为什么这么说?央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总是讲三个责任,责任体现在哪?体现在关键时刻。再说一句,央企领导要讲政治,央企眼下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就是保增长。”

  10%哪里来?

  在此次央企保增长目标提出后,大家对10%的利润增长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关注热情,因为这是国资委首次以利润指标的形式对增长幅度加以要求。那么,这样的一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呢?

  每逢年终岁末,各央企都会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梳理,并对下年度工作进行规划。规划的内容中,就包括新一年的营业收入增幅、利润增幅。以记者随手翻到的某央企2011年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为例。该报告提出,2011年要确保集团公司营业收入1215亿元,增长50.09%,利润31.06亿元,增长20.15%。

  “这一数字往往会在企业经理层讨论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提交国资委。”中国诚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说,“企业一般都愿意报得低一点,这样完成起来难度会比较小,超额完成的部分还会有奖励。”

  王志钢表示,国资委会对企业提交的发展目标进行审核,“会根据企业在建项目的完成进度、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等因素,对企业提交的数据进行修正,然后返还给企业。经过几轮沟通以后,就会生成国资委对企业的考核目标值”。

  这样的工作,往往是在每年的4月完成。因此,王志钢判断称,蒋洁敏提出的8%的营业增长目标,10%的利润增长目标,“应该是基于国资委对各企业上报数据平衡后,加上对总体经济形势的预判,以及综合其他因素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看来,蒋洁敏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绝不会脱离企业实际,提出不现实的发展目标。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潘朝金也指出,蒋洁敏出身企业,更了解企业的状况,这个目标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更多的也是众多企业情况的一个综合考量。“虽然这两年通过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结构调整,央企的管理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央企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高管对此提出了质疑:“据我所知,国资委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各央企的考核指标还没有最终确定。个人理解,在多数央企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担忧的背景下,大家上报的数据综合的结果可能无法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这样国资委就会比较被动。”因此,这位高管判断认为,国资委想通过这种绝对值数据的提出,给企业施加压力,提高企业上报数据。

  “当我听说有可能是蒋洁敏出任新一任国资委主任时,我就呼吁他应该在追求利润率的方向上发力。”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在接受《国企》杂志采访时表示。因此,吴东华看到蒋洁敏在上任后不到一个月就把注意力放在利润增长上后,就在自己的博客贴出文章,表示要为蒋洁敏的这一做法鼓掌。

  吴东华认为,过去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减少、主业优化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上。“至少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是这几项工作,而似乎忽略了利润率这样一个代表关键竞争力的指标。此次我鼓掌的原因就是因为方向对了。这会有利于中国经济从过去企业投资为主导的粗放型向企业经营为主导的精细型发展转型。”

  分类考核还是一刀切?

  国资委提出8%和10%两个增长目标后的第二天,《国企》杂志记者参加了一家央企的内部活动。作为53户重点央企之一,尽管整体经济形势不佳,但这家企业还是在2012年实现了堪称漂亮的业绩,尤其是利润增长。活动结束后,该企业董事长跟媒体朋友聊天时提到了国资委的保增长令。他不无担忧地表示:“也不知道10%的利润增长目标是央企的整体目标,还是对所有企业的统一要求?”

  在这位董事长看来,如果国资委统一使用这两个标准考核所有企业,就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平。“对于我这家去年利润增幅比较高的企业来说,今年再实现10%的利润增长难度就比较大。反倒是对于那些去年经营状况不太好的企业而言,实现起来难度会相对较小,因为基数小。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鞭打快牛?”

  这样的担忧,并非个案。

  中国诚通是国资委两家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之一,承担着较多的资产盘活等任务。因此,国资委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央企从资产处置、股权转让,包括股票退出等活动中获取的利润,国资委在考核时通常予以减半计算,因为不是营业利润。但对于诚通而言,这正是主业。所以诚通上述交易利润就不会予以减半计算。”中国诚通一位高管解释说,这充分表明了央企之间的差别很大。“比如今年煤价比较低,对于火电企业以及其他用煤大户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但对于神华、中煤等企业来说恰恰相反。”

  115家央企中,经营状况表现不一,产业周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有垄断行业的企业也有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不太可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4月23日召开的视频会上,国资委也并未对单个企业下达具体的保增长目标任务。

  然而,问题在于,国资委也并没有针对上述疑问进行具体答复。国资委综合局内部人士透露,未来或将选择一个合适时机,对保增长的考核等问题进行统一说明。“按照我的理解,8%也好,10%也好,都是整体性的要求。不会针对单个央企,更不会用这样的标准对央企进行考核。”王志钢表示。

[责任编辑: 李丹]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